在百千万工程的前行路上,“新山筑梦” 团队与乡村相遇,为当地特色龟苓膏打造专属文创包装,让传统美味与文化创意交融,助力乡村产品焕新出彩。
一、溯源:从乡土中汲取灵感
踏入乡村,龟苓膏的传统制作工艺与乡土气息深深吸引我们。阿婆们守着陶瓮熬制龟苓膏,木勺搅动间,茯苓、仙草的香气弥漫。这传承半世纪的手艺,是乡村珍贵的文化符号 。
观察原有包装,粗糙的标签、简易的容器,难以承载龟苓膏的价值与乡村故事。于是,我们决定从乡土文化里找答案,让包装成为连接乡村与外界的文化桥梁 。
二、设计:让文化融入包装细节

(一)标志与元素:传承文化基因
品牌logo以传统女性形象为核心,融入旗袍、盘扣等元素,传递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从龟苓膏制作工艺中提取 “网来捕捞、次泡龟壳” 等六个步骤元素,将乡土技艺可视化 。
(二)包装形态:实用与审美兼具
礼盒、礼袋设计简约有质感,麻质礼袋配手绘图案,具乡土韵味;龟苓膏碗盖顶面图案,开启有文化惊喜。明信片、书签、折扇等周边拓展包装功能,让龟苓膏成为文化载体,消费者拿到的不只是美食,更是可赏玩的文化文创。
(三)色彩与图案:营造独特氛围
采用黑、金为主色调,沉稳又具质感,契合龟苓膏的传统属性。手绘的仙草藤蔓、后山老榕树等图案,把乡村的草木山川、人文故事收进设计,让包装成为乡土文化的 “微缩景观” 。
三、价值:助力乡村产品升级
新包装让龟苓膏焕然一新。在直播助农环节,它成为吸睛亮点。镜头前,李阿婆拿着新包装龟苓膏,讲述熬膏故事,新包装清晰展示产品文化与价值,让 “山风慢熬,草木回甘” 的理念传递给更多人 。

这不仅提升了龟苓膏的售卖价值,更让乡村文化借由包装走出深山。每一个文创包装,都是乡村故事的 “讲述者”,助力乡村产品在市场站稳脚跟,为百千万工程中的乡村产业发展添砖加瓦 。
“新山筑梦” 以文创包装为笔,书写乡村产品的新故事。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让更多乡村特色产品借文化创意之力,走向更广阔天地,让百千万工程的乡村振兴之路,铺满文化与经济共荣的繁花 。
供稿 | “新山筑梦”突击队
排版 | 曾诗琪
初审 | 富心彤、张伟健、廖森乾
复审 | 陈心儿
终审 | 张蒙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