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管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管理 -> 正文

设计赋能,筑梦民宿——23建筑装饰1班结课汇报纪实

发布日期:2025-07-06     点击量:

在建筑与艺术的交融领域,一场关于民宿设计的思维碰撞盛宴,于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精彩上演。23建筑装饰1班的同学们,以五组独特设计为笔,勾勒民宿新图景,在结课汇报中交出了属于青春与专业的答卷。

23建筑装饰1班的同学们,以课堂为起点,以实践为路径,将理论知识熔铸于民宿设计的构想中。而眼前这一筐筐饱满荔枝、一本本荣誉证书,如同成长路上的 “见证者”,静候着同学们用设计才华开启这场汇报的序章,五组方案即将在专业的舞台上,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


设计绽彩:

五组创意的「破壁之旅」

汇报现场,同学们依次开启创意「破壁」。“半山美宿”方案中,同学用PPT进行空间叙事,展示温馨室内场景,考量居住体验;展示木质民宿模型,融合自然肌理与建筑美学,以露台、落地窗设计传递“与山景共融”理念。还有方案以“自然共生・温暖疗愈”为核心,同学汇报时详解原木、藤编材质运用逻辑,从客厅吊灯氛围营造到临水平台家具可持续叙事,让“沉浸式森林居所”概念落地。更有同学借助多维度PPT页面,运用PS制作展板海报,从区位分析、人群画像、元素拆解与平面图铺陈等方面,将民宿概念转化为可感知的空间方案。

每一组的讲述,都是专业知识与灵感火花的对撞,将课堂所学化作设计语言,在有限时间里,努力突破创意边界,展现建筑装饰学子对民宿设计的多元理解。

成果定格:

设计作品的「具象呈现」

设计的魅力,不仅在于汇报时的思维碰撞,更藏在成果落地的具象表达里。让我们深入了解他们团队的组员构成情况,并以此为切入点,全方位、多角度地欣赏他们凭借专业能力与创意灵感精心打造的民宿设计作品。

第一组・岭南风民宿:以岭南建筑为骨,从区位到人群精准考量,用木糖、浅灰等色调铺陈。融合庭院、天井传统形制,效果图与平面图交织,还原 “枕山而栖” 的岭南诗意旅居场景 。

FB91

第二组・溪边民宿:以 “自然共生・温暖疗愈” 为理念,运用原木、藤编等天然材质,打造沉浸式森林居所。从空间布局到细节营造,借暖光、生态元素唤醒五感,传递 “与自然共呼吸” 的旅居哲学,诠释民宿设计的温度与深度。

18C8A

28C75

第三组・烟火里的栖居:聚焦在地文化与功能融合,合照中,组员与模型同框,民宿外观的在地元素运用、室内空间的功能分区,把PPT里的 “人群分析”“区位适配”,转化为可感知的实体设计,展现生活与美学的交织。

C7C4

7FFDA

第四组・半山逸韵:以自然为底色,将民宿嵌入山林意境。组员们围绕模型,背景里原木风的建筑、错落的绿植造景,还原 “半山美宿” 的设计构想,露台的光影、室内的温馨布局,让图纸上的创意有了真实触感。

1817A

15FB8

第五组・中式院落民宿:以传统中式建筑为魂,青砖黛瓦、亭台廊榭,巧妙规划多层空间。融合古典韵味与现代功能,营造出兼具文化底蕴与舒适体验的旅居环境,诠释中式美学在民宿设计中的独特表达 。

13C97

49AF3

这些合照与模型,是设计从 “虚” 到 “实” 的跨越,让创意不再只停留于汇报,而是成为可触摸、可审视的成果,见证23建筑装饰1班在民宿设计实践里的成长足迹。

专业审视:

双师打分的「价值锚定」

指导老师殷秀婵与企业导师江文锋,以专业为尺,为设计锚定价值坐标。他们在聆听中捕捉创意闪光点,从设计逻辑的自洽性、空间功能的适配度,到创意落地的可行性,细致丈量每组方案。这不仅是对成果的检验,更是为同学们校准专业方向,让设计从校园创意迈向行业标准,在双师的审视中,完成专业认知的迭代升级。

23B68

师者箴言:

点评里的「成长指引」

殷秀婵老师指导总结中她肯定了创意热忱,更聚焦设计深化 —— 从理念如何贯穿全案,到细节如何经得起现实推敲,为同学们梳理 “设计落地” 的成长路径,让校园设计不再悬浮于概念。

13114

企业导师江文锋则带来“行业视角”的硬核干货。结合民宿市场运营逻辑,他点出设计需平衡审美与成本、创意与实用,将行业真实需求注入校园汇报,为同学们打通 “设计—市场” 的认知通道,让专业成长更具职业穿透力。

D635

荣耀时刻:

颁奖台的「梦想注脚」

当最佳设计奖项揭晓,获奖小组登台的瞬间,掌声里藏着双重意义——是努力被看见的欣喜,更是专业认可的分量。手中的荣誉证书,不仅是本次汇报的高光,更是未来深耕设计领域的精神火种,让 “以设计筑梦” 的信念,在颁奖台的仪式感里愈发坚定。

合影留念:

青春与专业的「时空切片」

全班合影的快门声,定格的不只是面孔,更是23建筑装饰1班一段关于成长的时空切片。民宿设计结课汇报的落幕,不是学习已至终点,而是新探索的起点。

27420

期待这些年轻的设计力量,带着汇报里的创意积淀与师者教诲,在建筑装饰的广袤天地里,继续以设计为舟,驶向更辽阔的专业海洋,书写属于他们的设计诗篇。

供稿 | 张浩楠

排版 | 曾诗琪

初审 | 殷秀婵

复审 | 陈心儿

终审 | 张蒙莉

广州校区: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荔湖街华商路2号  | 江门校区: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崖门镇华商大道1号 

招生热线:020-32882222 | 广州华商职业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 粤ICP备120078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