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 -> 办学成果 -> 社会服务 -> 正文

百千万工程 || 赓续红色精神,传承非遗文化 --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匠心筑梦实践队赴瓜岭村 开展公益研学活动

发布日期:2024-07-13     点击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传承。2024年7月13日,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匠心筑梦实践队带着满腔热忱,走进增城瓜岭村,与当地小朋友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别具意义的公益研学活动,旨在让小朋友们亲身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让我们一起踏上这场非遗文化的奇妙之旅,

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

在体验中成长。

匠心独运:手绘组巧心备工艺

为确保非遗公益研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匠心筑梦实践队精心筹备,根据活动需求提前准备相应的工具与材料。在李孟冰老师的指导下,实践队手绘组成员匠心独运,围绕瓜岭古村入口、游客服务中心、祠堂建筑镬耳墙及瓜岭桥,为后期研学活动中的绘制图案设计了4个具有瓜岭村文化特色的图案,并使用金属在景泰蓝金丝杯垫上按照图案进行缕丝、掐丝,勾勒好整体轮廓,为学生后期填注彩釉做好准备。

指尖“掐”出的“景泰蓝”,美得惊艳与震撼,手绘组成员制作完表示感受到铜丝艺术品的魔法转变,在实操中领略传统文化的风韵与魅力。

穿越时光:非遗历史的授课

在瓜岭村村委的发动下,有二十余名小学生前来参与研学实践,感受非遗历史文化课程。课程中,李孟冰老师从瓜岭村传统特色文化入手,带领学生走进瓜岭村祠堂建筑、碉楼,引入瓜岭村两座碉楼--棠荫楼与宁远楼,与学生一起探讨其结构与作用。随后,李孟冰老师以丰富的样例,详尽阐释了岭南建筑中独具特色的镬耳墙。此墙因其形状酷似锅耳而得名,亦称锅耳墙,它不仅是广东珠三角地区广府村落的显著建筑标志,更是岭南传统民居中的典型代表。在讲解过程中,李老师还特意向学生们展示了实践队精心设计的镬耳墙图案,使学生们对这一传统建筑元素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入的了解。

为扩宽学生们对岭南建筑的知识,李孟冰老师继续延申到别具岭南特色的西关大屋建筑,其色彩丰富、强烈的满洲窗与花岗石装嵌等结构深受学生喜爱,最后对“遵循传统,融合发展”,极具地域特色建筑风格的客家围屋进行了讲解。

在整个授课过程中,学生们展现出极高的参与热情,他们积极互动,争相回答问题,乐于分享自己的观察与体验,使得课堂氛围异常活跃,充满了求知与探索的喜悦。

色彩与质感的交响:传统工艺的制作

在随后的传统手工艺制作环节中,匠心筑梦实践队的成员们倾力相助,引导小学生们选择年轮木片或景泰蓝金丝杯材料,开始他们的纹样绘制之旅。孩子们手持画笔,以香樟木片为载体,巧妙地将瓜岭村文化中的建筑、花鸟等元素融为一体,于木片之上绘制出一幅幅精致绝伦的瓜岭村文化图案。而景泰蓝,亦称“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融合铜质与珐琅,经过繁复工序烧制而成的艺术品。孩子们在刮、抹、调的工艺流程中,为作品填充上了生动的色彩。

活动现场,孩子们在团队成员和家长们的陪伴下,每一笔每一划都显得那么细致入微,全神贯注,他们将瓜岭村的文化图案细腻地展现在木片之上,融入景泰蓝杯垫之中。这不仅为瓜岭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更是对传统工艺精神与美的深刻传递和展现。

古韵今风进祠堂

瓜岭村,作为明清时期岭南民居建筑的典范,其祠堂建筑尤为显著,是村落的一大特色。李孟冰老师向孩子们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瓜岭村九座祠堂的建筑风格,并由此拓展至岭南建筑艺术中的璀璨明珠——陈家祠。她以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引领孩子们在陈家祠内寻觅“动物”的踪迹,通过这种生动有趣的方法,让学生们直观地了解了陈家祠的七大绝技:三雕(石雕、木雕、砖雕)、二塑(陶塑、灰塑)、铁铸与彩绘。此外,李老师还向孩子们普及了传统潮汕民居的基本建造单元,包括“下山虎”“百凤朝阳”“四点金”“驷马拖车”“百鸟朝凰”等丰富多彩的建筑形式,让孩子们对岭南传统建筑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古韵今风:走进陈家祠与潮汕民居

为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领略祠堂建筑的博大精深,匠心筑梦实践队引领学生们对陈家祠与潮汕祠堂进行模型拼装。在家长与工作人员的携手相助下,孩子们遵循着拼装指南,循序渐进构建模型。随着模型的逐渐完善,那些错综复杂的图案在他们的眼前逐渐变得栩栩如生。在拼装的过程中,结合着老师的旁征博引,孩子们对传统建筑的结构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古艺今赏识斗拱

课堂之末,李孟冰老师向孩子们揭晓了古建筑之精华——榫卯结构的斗拱模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斗拱作为中国古建筑中独树一帜的结构艺术,其制作要求精准至毫米,每一构件的尺寸与角度都必须严格遵循设计图纸,以保障结构的稳固与美观。斗拱的制作工艺,不仅是中国传统工艺文化的一块瑰宝,更是中国匠人对工艺的极致尊重、对品质的不懈追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匠心独运,精益求精",通过斗拱结构的展示,孩子们得以领略传统工匠艺术的魅力,以及那种追求卓越、力求完美的工匠精神。

战技觉醒:特种兵格斗艺术——军体拳实战演练

午后时光,团队联合战旗领航突击队,共同展开了一堂深具教育意义的爱国主义课程。团队的退役学生凭借其丰富的军事生涯经验,细致入微地指导孩子们修习军体拳,课程内容不仅包括了枪支组装与分解、立正、稍息等基础军事动作,还涉及了弓步冲拳、马步亨横打、内拨下勾等高难度拳法技巧。经过一下午的刻苦训练,从零基础起步的孩子们动作已然变得整齐划一,昂首阔步,尽显英姿飒爽之气概。在团队的耐心而专业的指导下,学生们逐渐领悟了军体拳刚柔并济、力量与技巧相得益彰的精髓。最终,师生同心协力,一套令人叹为观止的军体拳表演精彩呈现,这不仅展现了军人的坚毅精神,也彰显了青春的无限活力,二者在这一刻得到了完美的融合与展现。

当孩子们亲手制作的非遗作品在活动尾声惊艳亮相时,家长们纷纷赞不绝口,认为此次活动意义非凡。这次非遗文化公益研学活动不仅加深了瓜岭村小朋友对本土文化的理解,更激发了他们传承、保护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通过绘制瓜岭村特色建筑图案和亲手实践,孩子们不仅提升了实践技能,也在无形中增强了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为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未来的传播者和实践者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为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广州校区: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荔湖街华商路2号  | 江门校区: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崖门镇华商大道1号 

招生热线:020-32882222 | 广州华商职业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 粤ICP备120078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