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管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管理 -> 正文

建筑与艺术学院殷秀婵参与潘质洪名师工作室首次研学助力搭建产教融合平台

发布日期:2025-07-16     点击量:

作为广东省职业教育潘质洪名师(名匠)工作室入室学员,我院建筑设计专业群及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建筑室内设计专业负责人殷秀婵,全程参与了工作室本年度首次研学活动。此次活动是为期三年培养计划的开篇,按规划每年研修时长不少于15天,12名入室学员共同参与为期三天的深度学习,每日上下午各聚焦一个主题,内容紧扣产业创新与教育实践。

1C168

7月11日上午,主题为 “中山家具产业设计创新模式”。课程围绕中山家具产业展开,解析家具协会在产业资源整合、标准制定及行业交流中的推动作用,阐述当地产业集群依托完整产业链形成的协同优势,结合多宝阁等传统家具案例剖析设计中的美学与文化内涵,并分享彭亮教授的家具史研究成果及悍高企业案例、米兰设计展动态。殷老师结合我院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思考如何将产业协同经验转化为实训资源,强化学生对设计与工程落地结合的认知。


18C21

7月11日下午,主题聚焦 “教师成长与教育理念”。邓兰兰教授的分享围绕教师发展,强调搭建高端人才培养平台,提出依托大师引领、以实践反思和案例成果赋能的教师成长模式,探讨教育精神落地路径。

7月12日上午,主题为 “AIGC时代职教老师成长”。姚美康院长先介绍家具学院的展厅、教室、师生活动场所等空间规划及功能,再探讨AIGC时代职教老师的成长,强调教师需主动学习AIGC工具并保持独立思考,阐释 “爱的教育” 即通过躬身实践带领学生参与真实项目、示范礼仪培育学生素养。殷老师结合我院实训场地优化需求,在思考如何借鉴家具学院。

1B34B

空间规划理念优化建筑设计专业群实训工作室布局的同时,对于在建筑装饰与建筑室内设计课程中融入AIGC教学、平衡技术应用与创意培养的思路,需明确课程体系如何适配内容嵌入以避免衔接断层,如何设计实训项目防止技术过度替代原创构思,以及实训场地硬件配置、教师技术储备与教学转化能力、平衡效果评估标准等问题。

7月12日下午,主题围绕 “设计学论文写作方法与技巧”。黄艳丽从交叉学科视角出发,讲解设计学论文选题可跨学科关联,关注交叉学科文章,聚焦地域性发展,结合政策、文化等视角及项目案例展开研究,介绍核心期刊由来及高水平论文判定依据。殷老师立足我院建筑专业群特点,计划组织教师围绕 “岭南建筑装饰文化”“室内设计人文需求” 等方向开展研究,助力教学与科研互促。

7月13日上午,潘教授安排学员先参观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红木家具产业学院主题为 “家具设计及相关专业发展” 研讨会。潘质洪教授主持此次研讨,围绕三年研学的目标、内容、方式展开深入交流。潘教授明确,三年研学旨在提升入室学员在专业教学、产业对接及科研创新方面的综合能力,内容将涵盖前沿设计理念、产业实践案例、教学模式创新等,方式则采用专家讲座、企业研学、项目实操、成果交流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殷老师结合我院建筑设计专业群的发展规划,在研讨中积极分享思路,思考如何将三年研学内容与专业群的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相融合,以更好地推动专业发展。

此次三天六主题的研学,为殷老师带来专业建设新视角。她将把所学融入我院建筑设计类专业教学实践,为期三年的学习历程,将为我院搭建起一个深度融合产业资源与教育实践的优质平台,推动建筑设计专业群与行业需求实现无缝对接。

图源 | 陈国康

供稿 | 殷秀婵

排版 | 林曼乔

初审 | 梁晓玲

复审 | 陈心儿

终审 | 张蒙莉

广州校区: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荔湖街华商路2号  | 江门校区: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崖门镇华商大道1号 

招生热线:020-32882222 | 广州华商职业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 粤ICP备120078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