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景明,又逢清明。在这个慎终追远、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里,建筑与艺术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组织了一场极其有意义的清明活动。首先我们怀着无比崇敬与肃穆的心情,走进烈士纪念碑,向那些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而英勇捐躯的先烈们致以最深切的悼念与最崇高的敬意。映入眼帘的是烈士纪念碑,它高高耸立,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碑上的字迹虽历经风雨,却依旧清晰有力,那是对先烈们不朽功绩的铭记。


本次活动由陈素倩主持,她说到:回首往昔,革命先烈们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尊严和人民的幸福,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谱写了壮丽的篇章。他们用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为我们开辟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就是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他们不朽的精神,汲取奋进的力量。

接着由吴宇茜老师发言,她说到回望百年党史,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与担当。增城这片红色热土上,同样承载着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这里有早期党组织的星火初燃,有革命先辈在艰苦岁月中的不屈抗争,更有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理想信念前赴后继的身影。他们的精神,如同纪念碑上的文字般不朽,永远激励着我们砥砺前行。吴宇茜老师的发言让我们了解到历史的辉煌,她用精彩的言语让我们仿佛置身于当时的场景。

最后是党员代表吴雪婷同志发言,她说到:脚下这片土地,是革命先辈用热血浇灌的红色热土。1927年,增城第一个中共党支部在正果镇成立,赖成基等同志带领群众开展武装斗争;抗日战争时期,阮海天率游击队血战竹园涌,用生命捍卫家园。他们牺牲时平均年龄仅28岁,却以青春之躯筑起钢铁长城。这些故事是党史的鲜活注脚,更是镌刻在我们心中的精神丰碑。党员同志代表发言让我们重温历史长河,用言语让我们感受到烈士们的热血。

祭扫仪式开始,国歌奏响,激昂的旋律让我们心潮澎湃,瞬间点燃了内心深处的爱国之情。我们如今的岁月静好,都是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全场肃立默哀,在静谧中,我们似乎能感受到先烈们为理想冲锋陷阵的热血与豪情。随后,大家手持鲜花,缓缓走向纪念碑,轻轻献上手中的花束。每一朵鲜花都承载着我们对先烈的无尽追思与崇高敬意,它们汇聚在一起,成为了对先烈最深情的告白。




祭扫仪式结束后,同学们移步至博物馆。博物馆内,陈列着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泛黄的照片、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文字,它们犹如一把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通往那段波澜壮阔历史的大门。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先烈们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为了实现理想信念,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场景。




清明参观烈士纪念碑与博物馆,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一种使命的担当。先烈们用生命为我们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用热血为我们换来了美好的未来。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繁荣的时代,享受着岁月静好,但我们不能忘记,这一切都来之不易。我们要将对先烈的缅怀之情,转化为砥砺前行的动力,在各自的岗位上拼搏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愿先烈们的英魂安息,愿祖国繁荣昌盛!
初审 | 吴宇茜
复审 | 陈心儿
终审 | 张蒙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