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受香港都会大学赛马会校园邀请,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派动画设计专业张永豪老师携两名学生赴港,参与首届世界大学动画奖核心活动——“动画产业与范式转换论坛”。这场聚焦AI技术与动画创作深度融合的学术对话,通过案例剖析与技术前瞻,为行业转型提供多维思考。 论坛以“技术赋能与美学守正”为双主线,直击动画产业核心矛盾。正如专家发言中提出:“AI正在打破‘动画=手绘’的固有认知,但算法生成的视觉奇观必须服务于叙事灵魂的需要。”这一观点引发与会者对技术伦理的讨论——当AI可自动生成分镜脚本、材质贴图甚至基础动作库,创作者该如何守护艺术表达的独特性? 论坛上,有学者举例《哪吒2》与业界专家进行交流。这种“人机协作”模式被专家定义为“智能增强型创作”——技术解决效率痛点,人工赋予情感温度。其中在观看入围影片时,在座学者也收获颇多,动画风格丰富多彩。其中AI角色生成系统,可基于文本描述快速构建3D模型,为独立动画创作者提供低成本解决方案。 讨论环节中,来自不同业界的专家与多所高校的学生就“如何制作动画”“美学的体现”等议题展开辩论。此次论坛不仅说明AI技术对动画生产流程的重构潜力,更凸显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要性。随行学生表示,香港之行让他们认识到:“未来的动画人既要懂代码逻辑,更要守文化本心。”这场跨越地域的学术对话,恰为行业转型期提供了珍贵的思想坐标。 供稿:李杰洪 审核:张永豪